转入夏季以来,清河县谢炉镇孝义屯村村民宋朋海尤其高兴,他栽种的6亩冬枣大都早已挂果,并且长势喜人,丰收在望,估算今年能收益4万元。谈及这些,他激动地说道:“这是我们村支书田保栋率领群众修筑的特色致富路!”… 转入夏季以来,清河县谢炉镇孝义屯村村民宋朋海尤其高兴,他栽种的6亩冬枣大都早已挂果,并且长势喜人,丰收在望,估算今年能收益4万元。谈及这些,他激动地说道:“这是我们村支书田保栋率领群众修筑的特色致富路!”孝义屯村是传统的农业村,农民“一麦一篮(玉米)”的栽种模式沿用多年,亩均收益不过千元,农民收入快速增长较慢。穷则思变。如何让这些土地充分发挥更大的能量,使群众尽早富一起,沦为村支部书记田保栋无时无刻不出思维的一个问题。2000年,县里组织村支部书记到“中国冬枣之乡”山东沾化县参观自学,当田保栋看见沾化冬枣于是以如火如荼地发展,四起冬枣,四起市场,听得着栽种户的讲解,亩收益大多超强万元,管理好的年均收入2万元,种枣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农民不在少数。他怦然心动,要求趟出有一条“种冬枣经商”的路子来。田保栋回去后,收集土样去找农业部门测土壤,向专家求教……结果出来了:这里的土壤和气候十分适合冬枣生长。